山科蓝芯: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

时间:2025-03-05
点击:0

近年来,山东山科蓝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,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。2月20日—22日,ISH中国供热展在北京召开,作为PVT产业的探索者及实践者,山东山科蓝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山科蓝芯”)在展会上全面展示了PVT热电联产、PVT跨季、储能、供热、钒钛黑瓷大板采暖集热器等核心技术产品及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。

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(PVT)集成了发电与余热回收双重功能,不仅提高了光伏发电效率,还为供热领域提供了低碳能源解决方案。此外,该技术还配合低温余热跨季节储热技术,为供热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。去年,山科蓝芯在西藏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陕西、宁夏等地区多个项目成功应用了PVT,随着大面积的推广应用,山科蓝芯副总经理王明辉向《中国地热》表示,今年PVT市场推广将会取得新的突破。

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。王明辉告诉记者,结合浅层地热技术,PVT系统实现了制热与制冷的一体化,既满足了夏热冬用的需求,又解决了冬季供暖负荷较大及太阳能资源不足等难题。“我们现在接触的国企或者投资方也好或者消费者也好,他们希望运营费用要低。对于我们做能源的来讲,天上的太阳和地下的热量是最优惠的,这两者结合起来,它的运营费用是低的,或者说经济效益最高的,而且运行也比较稳定。”他向记者说道。

山科蓝芯PVT技术通过实现太阳能电与热的一体化,大幅提升了太阳能利用率,同时降低了组件夏季工作温度,使光伏发电效率提高了10%至20%。在集中供热领域,结合浅层地热技术,该技术为燃煤锅炉的全面替代和碳排放的显著减少提供了可行路径,推动了集中供热向清洁化方向发展。

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,山科蓝芯凭借在PVT领域的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,实现了PVT“层压无隐裂、运行无隐裂”的重大突破,而这也正是山科蓝芯PVT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。王明辉在展会现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山科蓝芯上述两大“无隐裂”的奥秘所在。

第一个“无隐裂”称之为生产过程无隐裂。太阳能 光伏硅片的正常厚度通常在0.11~0.13毫米之间,而在生产过程中如遇压力不均匀,则会导致硅片有裂纹。“这种裂纹如果不是精密的检测,肉眼是看不出来的。那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这款产品结合山科蓝芯的不锈钢焊接技术,可以将产品做到最好。”王明辉说。

第二个“无隐裂”称之为运行无隐裂。光伏玻璃的膨胀系数和热交换的背板,这两者膨胀系数要接近,才能在昼夜温差达到80℃的情况下,两者结合得更好。“目前我们使用的不锈钢,其膨胀系数与光伏玻璃的膨胀系数较为接近,能做到同比例。”王明辉向记者介绍,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采用铝的材质比较多,铝的膨胀系数跟玻璃的膨胀系数差距很大,甚至更高,这在昼夜温差达80℃的情况下,其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硅片隐裂的隐患。

王明辉总结说,无论是在产品生产工艺,还是整体的设计思路,包括在末端用户使用过程中,山科蓝芯都非常注重这两个“无隐裂”。他进一步说,山科蓝芯定位于科创型公司,始终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结合起来,同时还要结合其末端的使用和推广。基于此,山科蓝芯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。王明辉坦言,“我们在PVT正式投产之前,就做了2~3年试验,包括大概有1000片的市场试错推广,有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数据积累,我们才做量产。”

“产品开发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,它的试错成本可能有的高、有的低。”他举例说,我们产品在研发的过程中曾遇到一个接头的问题,为了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,大概停了半年时间。正是山科蓝芯这种坚定、踏实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。未来,山科蓝芯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,以科技赋能供热产业提质增效,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能源转型升级,为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贡献新生力量。(来源:《中国地热》杂志、地热加)